火星·荧惑
■田东江
SpaceX用“筷子臂”夹住了返回的火箭助推器,一时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。这是人类首次回收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助推器。对他们而言,下一步则是让星舰发射后,助推器和飞船都能在星舰基地完成软着陆,依托星舰强大的运载能力和重复使用能力,将人类送往火星,在那里建造定居点。
我们的前人很早就认识火星,叫它荧惑,以其隐现不定、令人迷惑之故。当然,不独认识火星。顾炎武云:“三代以上,人人皆知天文。‘七月流火’,农夫之辞也。‘三星在天’,妇人之语也。‘月离于毕’,戍卒之作也。‘龙尾伏晨’,儿童之谣也。后世文人学士,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。”顾炎武举的都是《诗》中例句,涉及各个阶层,表明时人对天象都能出口成章。顾炎武的时代到现在又有四百年了,“茫然不知”天文者,怕是有增无减。
在前人“三观”里,火星主灾祸,是所谓“罚星”。《鬼谷子》云:“四方上下,左右前后,荧惑之处安在。”陶弘景注:“荧惑,天之法星,所居灾眚吉凶尤著。故曰虽有明天子,必察荧惑之所在,故亦须知之。”《史记·天官书》载:“礼失,罚出荧惑,荧惑失行是也。出则有兵,入则兵散。以其舍命国。荧惑为勃乱,残贼、疾、丧、饥、兵。”张守节引《天官占》是这么解释的:“荧惑为执法之星,其行无常,以其舍命国:为残贼,为疾,为丧,为饥,为兵……执法官也。”就是说,火星运行到哪里了,你得时刻关注,必须得当成一回事,因为火星运行导致的不同天象组合,预示着不同的灾难,“荧惑守参,多火灾”;“荧惑守井,百川皆满”;“荧惑守亢,裴回不去,法有近臣谋乱,发于左右”等等。
典籍中这方面的记载比比皆是。如《汉书·天文志》中,汉宣帝地节元年(前69)正月戊午乙夜,“月食荧惑,荧惑在角、亢”,即月亮遮蔽了火星,火星运行到角宿、亢宿,占星家说话了:“忧在宫中,非贼而盗也。有内乱,谗臣在旁。”又,《后汉书·襄楷传》载,桓帝时宦官专朝,政刑暴滥,襄楷上书曰:“荧惑今当出而潜,必有阴谋。皆由狱多冤结,忠臣被戮。”必须看到,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丰富,但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却不能作出科学解释,乃于崇敬天帝的基础上,把天象的变化和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祸福联系起来,所谓“天则有列宿,地则有州域”。古人所以观天象、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,主要目的正是希望能预占人事,事先谋求应变之道以趋吉避凶。
观测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,前人以恒星为背景,久而久之,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“坐标”,前面提到的参、井、亢、角,皆在其列。荧惑之“守”在某宿,是说火星运行到某宿。最令统治者感到恐怖的,是荧惑守心,就是火星居于心宿。心宿,在二十八宿中属于东方苍龙七宿:角亢氐房心尾箕。“七月流火”的“火”,指的就是心宿。前人还将二十八宿拟人化,各自取了名字,心宿叫心月狐。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心月狐是苏元,截教弟子,阵亡于万仙阵中。在《镜花缘》里,心月狐受命下凡,化身女皇武则天“投胎为唐家天子”,一度夺取了李氏江山。
荧惑守心,逆臣起。这可以直接影响天子命运和统治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,始皇“三十六年,荧惑守心”,然后“有坠星下东郡,至地为石”,百姓在这块陨石上刻了“始皇帝死而地分”几个字。始皇知道了,“遣御史逐问”,追查是什么人干的,查无结果,则“尽取石旁居人诛之,因燔销其石”。但是次年,秦始皇果然死了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载,“(汉)十二年春,荧惑守心。四月,宫车晏驾”,这回死的是汉高祖刘邦。
《汉书·天文志》另载,成帝绥和二年(前7)春,也是荧惑守心,虽“三月丙戌,宫车晏驾”,但此前,“二月乙丑,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,自杀”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成帝是想找个替身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载,宋景公三十七年(前480),荧惑守心,他很害怕。子韦说“可移于相”,让丞相替国君承担凶兆,景公说“相,吾之股肱”,不能这么干。子韦又说“可移于民”“可移于岁”,景公都没有同意。子韦曰:“天高听卑。君有君人之言三,荧惑宜有动。”火星果然被景公感动了,没来搞事。成帝大约记起前典,决意“移于相”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载,拿翟方进开刀的主意,是部下李寻出的,虽然翟方进待他不薄。还有“善为星”的贲丽推波助澜,说“大臣宜当之”。成帝乃下了决心,指责翟方进当了十年宰相,“灾害并臻,民被饥饿,加以疾疫溺死,关门牡开,失国守备,盗贼党辈。吏民残贼,殴杀良民,断狱岁岁多前”。他要翟方进“君其自思,强食慎职”,翟方进听明白了,即日回家自杀,成帝把接下来的表面文章做足,“亲临吊者数至,礼赐异于它相故事”。不过,现代有人推算发现,绥和二年春并未发生荧惑守心!那么,这该是有人利用虚构的天象来达到相应的政治目的了。其实,即便真实的宋景公事件也表明,荧惑守心与晏驾之间,根本没有必然联系。
我们的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,已于2021年5月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,接着又开展了火星全球遥感探测。如今探测火星,有人类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一天,也有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的一天,昔日的识见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